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5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回,我們在理解行動支付的應用及機制一文中,曾概略的談過行動支付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回我們透過 Visa 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以及台灣 Visa 總監陳志銘的說明,來更深入了解 NFC 行動支付中所謂 TSM、HCE、Visa Token 的生態、特點以及背後的架構,對於行動支付的安全性有疑慮的人,也可以藉此更了解 Visa 如何確保交易的安全。

簡單來說行動支付可以分為遠端支付及近端支付兩種方式,遠端支付指的是可提供線上付款的電子商務,不管是利用電腦刷卡、手機 APP 上網購物或是電子錢包都在這個分類中;需要和實體商家面對面完成付款的行為就是近端支付,例如 NFC 及 QRCode,而近日熱門的手機信用卡就屬於近端支付的一種。

NFC 行動支付生態系統

要發展 NFC 行動支付,當然背後要有一套完整的支付系統來應對各種狀況發生。最早,在提出手機支付之前,Visa 先發展出一套 Vise payWave 的功能,只要信用卡上有五條弧形圖示就可以透過感應的方式付款;接著電信商加入行動支付戰局,與銀行業者合作提出了 TSM 平台,來完成電信商規劃的行動支付流程;當然手機作業系統的開發者也不會遺漏這塊,像是 Google 的 Android 利用雲端模擬晶片,發展出虛擬的 HCE 解決方案,讓所有 Android 裝置不須更換 SIM 卡就能當電子錢包使用;最後是 Apple 的 iOS 系統,利用 Visa Token 的服務,把信用卡卡號變成虛擬的數字代碼,成為了新的 Apple pay 付款並減少資料被盜取的風險。

以下將針對這三種不同的行動支付做更深入的說明。

TSM 平台:台灣目前主流支付方式

TSM 的全文為 Trusted Service Manager(信託服務管理),是電信業者和銀行業者以外的公正第三方平台。之所以要有 TSM 的存在是因為電信業者和銀行業者都分別有自己的安全元件需要管理,而這些安全元件會一起存在在 microSD 卡或是 SIM 卡的晶片上,因此需透過公正的第三方做安全控管,並整合中間的資料或是資訊交流。

以下圖來說明,在行動支付加入以前,原有的支付流程式橘色區塊,發卡機構發出信用卡給消費者,消費者在商家利用收單機構提供的刷卡機刷卡後,刷卡紀錄回到支付網路中就能完成付款流程;行動支付加入後就多了藍色的區塊,包含 TSM(公正第三方平台)、安全元件供應商(製造安全元件)、電信商(提供行動上網)和手機商(製造 NFC 手機)四個角色,因此乍看之下少帶一張信用卡出門很方便,事實上背後的工作流程變得複雜許多。

如果採用 TSM 行動支付方式,安全元件可以依照不同形式呈現,像是 MicroSD 卡、SIM 卡、內建晶片或是外接晶片,前陣子中華電信推出的 SWP-SIM 卡就是以 SIM 卡形式出現的一個例子,使用者在得到 SIM 卡之後再下載 APP,就可以透過手機付款。

 

HCE 解決方案:Google 提出的簡化版行動支付

 

HCE 的全名為 Host Card Emulation(主機板模擬),是 Google 在 2013 年底所發表的行動支付方案,它能讓 Kitkat 以上版本的 Android 手機利用內建的 NFC 功能完成感應付款。

 

和 TSM 相比,HCE 的生態相對簡單許多,原因是 HCE 能透過主機在雲端模擬晶片所做的事,手機裡不用再加入安全元件(也就不需要安全元件商),電信商也不需要介入換發 SIM 卡(但還是要提供行動上網),因此 HCE 能讓行動產業和支付產業間的合作更為簡化。

不過 HCE 還是有一些小缺點,那就是對無線上網的高度依賴。在 HCE 支付系統中,雲端主機會透過網路傳送一次性的加密金鑰到使用者的手機裡,使用者必須要通過金鑰驗證才能付款,付款完畢後該筆金鑰就消失。金鑰的保存期限約莫一個小時,也就是說,如果在付完款之後手機沒有重新連接網路,就沒有辦法取得新的金鑰,也就無法再次利用手機付款。

為了要方便一般消費者使用,因此在特定的情境下 HCE 也可以讓使用者一次取得多組有使用時間限制的金鑰,不過金鑰的數量並不是無上限,因此如果長時間無法上網(例如出國或是到手機收訊極差的地方),HCE 的付款方式就會受到限制。

Visa 代碼服務技術(Token):Apple Pay 的基礎

Visa Token 簡單來說就是讓信用卡的卡號變成隨機的虛擬「代碼」,取代傳統卡片上的帳號資訊,降低消費者的帳號資料被盜取的風險。

Visa 最早發展出這套代碼服務技術是為了要解決店家存放太多信用卡卡號而產生的安全漏洞問題,萬一有駭客蓄意入侵店家系統,可能會出現卡號外流的風險。有了 Visa Token 之後,店家收到刷卡要求時,刷卡機會向發卡機構提出使用者的信用卡代碼授權請求,發卡機構比對代碼和信用卡卡號相符之後才能完成結帳,因此店家就不會直接得到消費者的卡號,卡號將轉由安全性更高的 Token Vault 管理,一組卡號可以對應到多組代碼,也能限定代碼的使用情境,因此萬一有某個代碼不慎遭竊,損失和之前相比也能降低不少。

Apple Pay 的支付方式裡,除了包含文章最開頭提到的 TSM 方案之外,還加入 Visa Token 代碼服務,因此 Apple 才會在發表會上保證不會儲存消費者的帳戶資料,還能確保交易的安全性。

 

Visa 談台灣,行動支付的發展與現況

 

Visa 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認為,NFC 行動支付要在台灣成功發展,有幾個重要的關鍵因素:

 

  • 支援NFC技術的手機在台灣要越來越普及
  • 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裝置 Visa payWave 感應式讀卡機
  • 建立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的習慣

 

從現金交易轉變為電子支付或是行動支付已是目前的流行趨勢,目前 Visa 已經有超過 3 萬台 Visa payWave 讀卡機在超過 12,000 家商店裡使用,從藥妝店、量販店、美食街、電影院或是高鐵、客運等處,都能發現 payWave 讀卡機的蹤影,未來 Visa 會繼續跟所有的金融機構、電信營運商、資訊業者等緊密合作,透過跨產業的合作與整合,提供消費者更多便利、安全的付款選擇。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有很多國內外廠商推出了「智慧家庭」的相關產品,突然之間家裡頭所有東西都可以上網,從燈泡、電視、插座甚至於牙刷都變得有「智慧」。這種現象會代表智慧家庭是下一波的趨勢嗎? T 客邦特別專訪資策會 MIC 創新研究所所長詹文男先生,為大家解讀未來資訊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

詹文男分析,目前所謂「智慧家庭」的產品,主要的概念都是以智慧手機或是平板為中心來發展的,你在手機上安裝一個對應的APP,然後使用Wi-Fi、藍牙或是Internet,去與家中的其他電器進行串接。

這些智慧產品的設計概念,主要都是在現有的傳統產品上,加上一到多個不等的感應器,然後再加上Wi-Fi模組,就可以把產品智慧化了。技術上雖然不算困難,但大多就是將手機變成一個遙控器,去與家電裝置進行串連。

智慧家庭還不夠「智慧」

由於這兩年擁有一台以上智慧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的人越來越多,裝置的普及帶動了廠商要推出這些「智慧」產品,但是廠商覺得時機成熟,不代表這些產品真的足夠「智慧」。

詹文男舉例,很多人最常描述智慧家庭的一幕就是:你可以在大熱天工作下班的時候,在回到家門前就先用手機設定把冷氣打開,這樣等你回到家,就可以享受涼快的環境而不用等。

上述的場面好像很美好,但如果你仔細想一下,我們在開冷氣前的動作一定是先把房間的窗門關好,不讓冷氣流失。那麼當你出門在外,要用手機遙控開冷氣時,就有一個問題:那有誰能來幫我關窗戶?

很明顯地,除非一個家庭能夠智慧到連窗戶都能夠遙控開關,或是你打算整個夏天都不把家裡的窗戶打開,否則智慧冷氣就不夠實用。這個例子並不是特例,以現在的技術而言,在缺乏配套的應用搭配之下,這些推出的「智慧家庭」產品大多只針對一個「點」,卻缺乏顧慮到其他「面」的問題。

不過,在眾多關於智慧家庭的應用中,他認為短期內需要優先被滿足的,是居家安全的產品。 詹文男回歸到人類由內而外的五大基本需求來分析,回歸到最基本的層面來看,智慧家庭要解決的,應該還是從最基本的「安全」層面來做起,家庭安全了,之後再來談享受才實際的多。

這裡的安全包括老人、小朋友,以及家中的環境安全。現有很多產品以及服務都在針對這一塊發展,像是放一個網路攝影機就可以監控家中的安全,還可以與家中的小朋友對話;或是家中只要有人移動,就會在你的手機上通知有人進來。這一類的產品都比較具實用性,其他像是瓦斯外洩、氣爆事件,用來保護居家安全的需求也有其必要性。

智慧手錶會比智慧眼鏡容易普及

至於現在很多人關注的穿戴式裝置,詹文男表示其實他自己也用過幾款,但是總覺得目前看起來不管是從外觀或是實用性來講,也沒有那麼的必要。

舉例來說,智慧手錶目前主打的是健康、軌跡記錄的功能,但是大多數的功能其實在手機上裝個App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雖然說在智慧手錶、手環上有些會增加心跳檢測的感應器,但除非有醫療上的需求,必要性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當然,最近Apple Watch的出現是給智慧手錶提出了兩個新的方向,第一是時尚,第二則是Apple Pay,可是這兩者能夠怎麼發展,其實現在也還看不出方向。

至於智慧眼鏡,詹文男表示那又是另一件事了,智慧眼鏡雖然看起來很炫,但是因為它是隨時就戴在你的頭上,其實不免會讓人擔心漏電或是電池爆炸的問題。當然,目前Google眼鏡是最有名的一款產品,而且大家對於這個品牌也比較信任,但是其他廠商的品質則沒有人敢保證。

因此,詹文男認為明年這兩者產品可能都還不會有太突破性的發展,但是就普及率來說,則智慧手錶將會比眼鏡高。至少智慧手錶廠商的進入門檻要比眼鏡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圈不平靜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今日資安公司趨勢科技發現,有駭客利用偽裝成熱門應用程式的 APP 誘使使用者下載,一旦安裝後就會在手機中植入殭屍程式接收遠端遙控指令以竊取檔案資料。

韓國共有 20,000 多支智慧型手機因為安裝第三方 APP 商店提供的應用程式,感染了名為 ANDROIDOS_KRBOT.HRX 的惡意程式,根據趨勢科技研究,這些駭客攻擊手法為蒐集各種破解版 App 程式,將它們重新包裝後,並加入自己的惡意程式碼,接著再散布到各種BT下載網站、網路論壇以及各式各樣第三方App程式商店裡誘使使用者下載,目前不只韓國使用者受害,其他地區也有案例傳出。

惡意 App 程式一旦執行,會連上預先設定好的電子郵件伺服器,這些電子郵件帳號專門用來接收一位名為「Res Sou」的寄件人所發出的加密指令。電子郵件當中的加密文字解開之後是兩個伺服器的位址,一個是 Socket 伺服器,另一個為 HTTP 伺服器,駭客透過 Socket 伺服器讓受感染裝置中的殭屍程式,接收遠端遙控指令以竊取檔案資料,並透過 HTTP 伺服器上傳或下載所竊取的檔案資料。

 

從該電子郵件帳號的近期活動可發現,駭客很有可能是透過日本的代理伺服器(Proxy)來隱藏行蹤,受害者的資料會被傳送至特別的 IP 位址,這些伺服器分別位於馬來西亞和德國。

 

趨勢科技資深技術顧問簡勝財表示,雖然目前使用者下載的數量還不高,但該惡意程式現身中國網路論壇,代表駭客已經將網撒向更多可能的受害者,建議使用者下載 APP 時,最好只從官方 App 商店或官方網站下載,盡量避免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店。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都要仰賴手機收信寄信、看臉書傳訊息、打電動升級,手機超快就沒電了,剛買時還好,越用就會發現越需要攜帶行動電源出門,設計師 Tsung Chih-Hsien 推出了一個攜帶式小劑量行動電源的概念,並且贏得今年的紅點獎,雖然還沒量產,但我已經在想要買四五個預備了。


小容量體積也小,被設計成四種不同的容量,有兩小時的版本,也有六小時的版本,採用的是紙電池的技術,如果真的價格上也親民的話(或是可以重複使用),那大概又要打趴一掛市面上的行動電源了吧。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職時除了到人力銀行網站填寫制式履歷,很多公司會要求應徵者直接將履歷及作品集,寄到人力資源部門信箱,讓部門主管篩選,想當然你不會把履歷直接貼在信件內容中,而是用附件檔案的格式,不過你知道其實附件檔案的格式,也會影響你的求職嗎?究竟用什麼檔案格式是大忌呢?

從工讀生、兼職、到正職,愈來愈多公司要求應徵者直接將履歷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寄出,讓公司審核適合的人選後再行面試,如果遇到美編或是廣告設計的職缺,甚至還會要求附上作品集,除此之外人力銀行網站上面也會有「作品集」的欄位,讓求職者上傳檔案,可是天底下文件百百種,究竟要用哪種格式上傳會比較好呢?

PTT 的軟體工作板(soft_job)上就有網友 yoco 表示收到對方寄來的 doc 文件檔,但是自己的電腦是 Linux 作業系統,要打開履歷真的很麻煩,因而拋出了這個議題和大家討論,並且陳述自己的意見。

小編也有遇到朋友公司在求才,如果寄信來附件檔案的是微軟 Word 的 doc 檔就先不考慮,為什麼呢?因為有的 doc 檔在手機上格式容易跑掉,不少主管因為時間忙碌可能看你的檔案只有幾分鐘,用手機輕輕掃過,如果是無法瀏覽的 doc 檔就先放一邊,回到辦公室還有餘力才會用電腦再看一次。

 

也有在科技業界工作的主管表示,有的電腦是 Linux 系統,不一定可以開啟 Doc 檔,所以看到 doc(甚至是 Docx 檔)都會直接跳過,求職者不小心就失去了機會。

 

其實要用哪種附件檔案格式寄履歷,每個產業的說法都不太一樣,微軟的 Word 雖然是很常用的辦公室軟體,不過還是會遇到某些作業系統無法開啟的狀態,這時候就只能準備多一點格式,讓主管選擇了。

 

1. doc, docx 檔

 

在台灣來說,大部分的電腦還是 Microsoft 的作業系統,不管是慢慢淘汰的 Windows xp,或是愈來愈普及的 Windows 7,而不少電腦會安裝向原廠購買 Offices 辦公室軟體,所以 Word 檔基本上都能夠開啟,而 docx 又比 doc 檔案格式來的好一點,不過真的那麼不幸運遇到沒有裝 Microsoft Word 的電腦時,還是多準備下面這種格式比較好。

2. pdf 檔

pdf 檔無法輕易更改,檔案格式較不容易跑掉,可以在各個裝置上開啟,種種的優點讓 pdf 愈來愈受大家歡迎,電腦只要安裝 Adobe Reader X1(免費)或是 Foxit Reader(免費)就可以閱讀,手機也頂多安裝 Adobe App,在瀏覽器內可以直接閱讀,十分方便。

3. jpg 檔

有的公司要求應徵者附上照片,除了在文件檔內插入你的大頭貼,也需要額外附上圖片檔,jpg 檔案就是比較不會出錯的圖片格式,檔案大小也不會太大。

4. 壓縮檔

有些人的作品集可能有十幾頁,在應徵的時候覺得全部壓成一個檔案最為方便,不過這樣做的缺點就是手機(如:iPhone)無法開啟,建議在寄檔案之前先確定公司有沒有限制檔案大小,最多能附幾件作品,如果全部都是文件檔,不如利用線上的 pdf 工具全部合併成一個檔案,加上履歷表共兩個檔案,也不會造成主管的負擔。

5. 線上分享下載

如果你的檔案真的大到無法附在 e-mail 裡,最後的方法就是上傳到雲端,再將分享連結寄給對方,一般常見的方法是丟到 Google 雲端硬碟或是 Dropbox ,不過這個作法十分冒險,並不是所有雇主都能接受,必須事先溝通。

小結

就像上面說到的,每個產業的規定都不太一樣,軟體設計業可能很多採用 Linux 系統,Word 檔就未必合適;美編、廣告業的圖檔格式可能有特別規定;文字工作者可能寫稿的文件很多,PDF 就很合適,在求職前還是將規定看清楚,如果公司沒有特別標明,也可以寫信詢問確定之後再寄出,就能避免公司錯失優良人才,求職者和好工作擦身而過的美麗錯誤。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軟今日投下了震撼彈,在凌晨的 Connect(); 大會上,宣布將 .NET 核心正式釋出,多少程式設計師的夢想成為現實。.NET 開開放原始碼, Clang 和 LLVM 並且自帶 Android 模擬器,這意味著 Visual Studio 正式支援 Android 和 iOS 程式編寫功能。

這次事前多次通過 Email 向核心用戶預告的會議果然沒讓人失望:Visual Studio 和 .NET 真正開始走向跨平台化。微軟執行長 Nadella 說的「移動為先,雲為先」和「找到微軟最初的本質」終於連成一線,這家提供開發者工具與平台起家的公司,在繼使用者之後,開始為 Android 和 iOS 陣營的開發者提供服務。

.NET 本次開放的內容包含 .NET Framework Libraries、.NET Core Framework Libraries 和 RyuJit VM,允許開發者編寫在 Mac OS X 和 Linux 上運行的 .NET 程式。此外,微軟開始向個人開發者提供免費的 Visual Studio Community 2013,相當於原 Visual Studio Professional 免費為個人提供。

此外,發佈會上還透露了有關 Visual Studio 2013 Update 4 和下一代 Visual Studio/.NET 預覽版的訊息。Visual Studio 2015 和 .NET 2015 的預覽版包含名為「Roslyn」的 .NET 編譯器平台(complier platform),支援以C#、C++ 和 HTML/JavaScript 編寫 iOS、Android、Windows 甚至是其它系統的應用程式。此外,新版 Visual Studio 2015 還內建有 Android 模擬器,方便開發者使用。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 月11日凌晨12點開始,阿里巴巴天貓總部的戰略室,大螢幕2分鐘就顯示10億元人民幣訂單湧入,數十萬個物流人員正蓄勢待發,準備開始配送,阿里巴巴首 席執行長陸兆禧說,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消費者一個下訂單的動作,但背後是有數百萬個人在背後支援,包括2.7萬個店家以及工作人員才有辦法讓此活 動運作順暢。

已經連續舉辦第六年的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去年營業額首度達到362億元人民幣,也是首度超越美國黑色星期五網路交易額,而今年2014是阿里巴巴集團剛在美國掛牌後的第一場,業者擴大發展,連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天貓國際都首次加入購物狂歡節,覆蓋全球約200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包括台灣、香港、俄羅斯等重點地區,首38分鐘業績就突破10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的5小時49分鐘來的更快速到達。

目前阿里巴巴集團擁有3.07億個買家,以及850萬個賣家,平台上有超過10億件商品,11.11購物狂歡節有2.7萬個品牌參與此活動。在2013年,此活動共產生1.56億個包裹,交易量驚人。

阿里巴巴首席營運長張勇表示,11.11購物狂歡節可說是阿里巴巴集團透過大數據分析,「精心預測的一個購物盛宴」,在這背後,以電商平台、菜鳥物流的中國智慧骨幹網路系統、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為核心的全球化購物生態系統以經建立完成。

負責物流配送的第三合作方圓通速遞,總裁相峰表示,阿里巴巴每年都有精準預測交易量,在透過阿里菜鳥的配送系統連結,提供72個轉運中心,有13萬個員工迅速提供送貨服務,預計今年的雙十一透過圓通速遞配送至少成長1倍達1700萬件。

瞄準全球市場

2014年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主題「點亮全球」,將一個以往是中國消費者的購物狂歡節、推廣至全球市場,張勇說,今年阿里巴巴集團除繼續以天貓及淘寶網作為活動平台外,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天貓國際亦首次加入購物狂歡節,覆蓋全球約200個國家及地區的買家,包括台灣、香港、俄羅斯等重點地區。今年亦將是歷年商家數目參與最多的一年,預計單是天貓平台有2.7萬商家參與其中。

圍繞今年的「點亮全球」主題,阿里巴巴集團在新增平台、技術保障、海外買家優惠及物流方面展開部署。當中,全球速賣通、天貓國際首次加入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行列,令覆蓋的重點國家及地區達約200個,除了將中國品牌引進國際市場、滿足全球消費者對優質中國產品的需求外,天貓國際將引進20多個國家的海外知名大品牌或優質的中小品牌,透過該平台,也讓中國消費者能夠直接購入品牌真品、並享有全球運送,全面取代海外代購的購物模式。透過「全球買,全球賣」讓中國的消費者能買到全球的商品,全球的消費者也能買到中國的商品。

據了解,美國Costco10月12日剛進駐天貓國際旗艦店,在11.11購物狂歡節之前15天有預售活動,光是Kirkland的堅果就賣出8萬盒,總計90噸,也就是說Costco並沒有在中國設點,光是透過網站就銷售一空。

硬體全面備戰

為保障11.11購物狂歡節的交易體驗,阿里巴巴集團將會採用超過6萬台伺服器,確保龐大數量訂單的下單、支付、履行等流程順利完成,手機APP程式的回應速度更可提升一倍,將大幅提升消費者的下單體驗,亦令國際用戶的購買過程更加順暢。今年天貓亦將大力確保手機行動服務的開發,行動平台的産品將同步甚至優先發布推出。

根據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集團佔中國行動電商的市場總體高達86%,今年9月底,來自行動電商的營收為320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3倍多。張勇說,有更多的流量是來自於移動手機,這些消費者更頻繁的透過App來訪問網站,但停留的時間很短暫,因此要給予他們有興趣的商品訊息,這次11.11購物狂歡節約有5成的交易流量是來自於移動手機。

同時,今年的物流能力亦大幅提升,阿里巴巴關聯物流企業-菜鳥網絡引入了全球物流資源,並將用於輔導物流合作夥伴進行運送調配的大數據產品-「預警雷達」服務升級,透過大數據的精準預測,輔導商家備倉發貨,並協助快遞合作企業在11.11購物狂歡節期間進行實際的資源調配。菜鳥網絡更推出全球包裹追蹤服務,讓海外的消費者安心。

在天貓銷售有不錯成績的達芙妮,原本也在中國有實體店面約6000家,但5年前開始參加11.11購物狂歡節,業績直線成長,達芙妮營運長胡煥新表示,為了滿足EC高成長,在蘇州吳江設置2萬平方米的倉庫,可存放100萬雙鞋,預計今年網購業績可較去年成長一倍。

11月11日已經成為備受注目的網路購物節,阿里巴巴2013年11.11購物狂歡節的單日總交易額更躍升至362億元,成功處理的交易達2.54億筆。而台灣的網購業者今年也同樣趕搭此波熱潮,在台灣同樣也推出強勁的促銷方案,期望能以在地的優勢與阿里巴巴一較高下。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比士雜誌的2014年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出爐,共有13位科技界領導人物上榜,而這幾位佼佼者大致可分為兩類:改變社會的科技創業者,與科技巨頭公司的CEO。

全球前3大科技業影響人物,由美國3大科技公司奪下,分別是: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與Sergey Brin(總排名第9)、Amazon創辦人與執行長Jeff Bezos(總排名第16)、Facebook創辦人與執行長Mark Zuckerberg(總排名第22)。雖然這3間企業成立時間並不長,但他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卻不可忽視,從我們使用網路資訊的習慣、網路購物的方式,到與朋友間的社交行為,都受到他們影響。

富比士雜誌的2014年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出爐,共有13位科技界領導人物上榜,而這幾位佼佼者大致可分為兩類:改變社會的科技創業者,與科技巨頭公司的CEO。

全球前3大科技業影響人物,由美國3大科技公司奪下,分別是: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與Sergey Brin(總排名第9)、Amazon創辦人與執行長Jeff Bezos(總排名第16)、Facebook創辦人與執行長Mark Zuckerberg(總排名第22)。雖然這3間企業成立時間並不長,但他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卻不可忽視,從我們使用網路資訊的習慣、網路購物的方式,到與朋友間的社交行為,都受到他們影響。

而另外不可忽視的,還有快速崛起的中國科技勢力,包含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企業的執行長,也都上榜。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列於名單總排名第71位,成為唯一上榜的台灣人。

13位科技人物清單如下(依總排名排序):

第9名: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與Sergey Brin

第16名:Amazon創辦人與執行長Jeff Bezos

第22名:Facebook創辦人與執行長Mark Zuckerberg

第25名:Apple執行長Tim Cook

第30名:阿里巴巴執行長馬雲

第35名:三星主席李健熙、副主席李在鎔

第38名:日本軟銀執行長孫正義

第41名:中國百度執行長李彥宏

第52名:美國SpaceX執行長Elon Musk

第53名:中國騰訊執行長馬化騰

第55名:IBM執行長Ginni Rometty

第64名: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

第71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周之內,市面上一部分 Android 手機將改頭換面,Google 和製造商將陸續向使用者更新最新的 Android 5.0 系統:Lollipop。作為 Android 目前為止最重大的版本更新,Lollipop 為開發者提供了多達 5000 個的新 API 介面,使用者介面和互動動畫也舊貌換新顏。

為何說 Lollipop 是 Android 迄今為止最重大的版本更新?Lollipop 系統背後有哪些故事?Android 未來將走向何方?近日,在接受 Business Insider 的採訪時,Android 技術副總裁 Hiroshi Lockheimer 對以上問題一一進行了闡釋。

Lollipop 為什麼是大更新?

Lockheimer 提到,Lollipop 的誕生是一個多年努力的過程,而無論是在 Google 還是在 Android 團隊,反覆檢討都是一個常態的工作。自從反覆檢討了 Gingerbread 和 Honeycomb 之後,團隊就醞釀著下一次針對 UI 的更新,這就是 Lollipop。

Lockheimer 認為,Lollipop 對於 Android 的大更新並非從一開始計畫的,而是由多種努力綜合作用的結果,他提到了三個因素:

  • 首要的便是 Material Design。「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努力,在重新思考使用者介面和動態效果上它堪稱一個里程碑。」
  • 技術層面,則歸功於 runtime 的改變。新 runtime 在多工管理上非常順暢,而這讓使用者介面更加流暢。
  • 另外則是產業的進步:處理器從 32 位向 64 位演進。

功能如何反覆檢討達到完美?

Lockheimer 表示,團隊一直致力於讓產品更加完美,但有些功能的可能需要經歷兩個系統版本才逐漸完美。

以臉部解鎖(Face Unlock)的功能為例,這個功能最早出現在 Ice Cream Sandwich 上,儘管創意十足,但實際上可用性不高。必須在極好的光線條件下,手機才能慢吞吞地認出用戶的臉。 Lollipop 對此進行了改進,為了保證更快的反應速度,系統會在使用者拿起手機處理鎖定螢幕界面上的消息通知時,便自動啟動臉部解鎖功能。

永遠的分裂問題

生態競爭和分裂是 Android 永遠的話題,對於 Android 系統的分裂問題,Lockheimer 從生態發展的良性一面進行了解釋,他認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這關乎選擇問題,從創造這個作業系統第一天起,我們就明白它並不只與一家公司產生關係,它不僅僅關係到 Google 或 HTC,它是一個涉及諸多公司龐大的生態系統,它的背後是一個聯盟,正因為如此它才能發展得更快。

以螢幕尺寸為例,開放的生態環境的確造就了不同螢幕尺寸的設備,早期 Lockheimer 就認為這是「成長的煩惱」,應用開發者要不斷地針對不同的設備進行調整。但是現在再看,它不僅僅只是負面,人們正在從中受益,它創造了一個多樣性的設備生態,根據不同場景,不同螢幕的設備也在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Lollipop 是後 Andy Rubin 時代的產物

回顧 Android 的反覆檢討過程,Lockheimer 說:

Android 已經歷經了 12 個版本,6 款設備,我們也得到了 10 億多使用我們系統的手機使用者。Android 已經今非昔比,我甚至不能再稱它為創業團隊,但有時它的確給我一種創業團隊的感覺。我們扮演的角色以及團隊的規模比外界預想的要小得多。

如果從 Android 團隊關鍵人物的影響來看,作為 Android 的創造者,Andy Rubin 之前一直作為團隊的核心,領導 Android 系統的發展,但早在一年前,這位令 Android 扶搖直上的關鍵人物就已經調離 Android,Android 全面進入 Sudar Pichai 時代。

Lockheimer 透露,Lollipop 是 Sundar Pichai 接手 Android 專案後第一個自己領導的系統版本,而 KitKat 專案則是始於 Andy Rubin,終於 Sudar Pichai。

「今年 Android 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擴大這個平台,比如電視」,Lockheimer 說。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雲端動不動就被人掛在嘴上,但一般使用者會用到的雲端其實就那麼幾類,其中雲端硬碟以及工作效率工具是其中最主要的兩類。而前兩天 Dropbox 和微軟合作的新聞,除了展現出了雲端市場兩大強者的聯盟之外,仔細一想,卻又不由得讓我們感覺到,兩家公司在雲端發展上的也遭遇了許多阻礙。

雲端應用的復仇者聯盟

Dropbox 是全球最常被提及的雲端硬碟之一,現在已坐擁超過 3 億個人使用者和 400 萬企業使用者;而 Office 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在新 CEO Satya Nadella 上任之後開始貫徹「移動為先,雲端為先」(Mobile first, Cloud first)的公司戰略之後,微軟也加大了 Office 365 的推廣力度。

當然,包括個人和企業使用者在內的會員市場,他們也面臨到諸多競爭者,其中包括老玩家 Google 和新玩家亞馬遜這樣的巨頭公司,也有 Box 這樣仍然屬於「創業公司」範疇的企業。至今為止,整個市場並沒有一個絕對王者,因此使用者在挑選雲端硬碟時,主要考慮的無非就是性價比(免費空間的大小、空間大小與價格的比值),以及和其他常用的網路服務垂直整合程度、使用上的便捷程度。而如果你考慮到這一點,你會發現恐怕 Google 是做的最好的,微軟其次。

那麼,公司創立還算年輕的 Dropbox ,在這些巨頭環伺之下,又有什麼優勢?最近 Buzzfeed 的一篇文章帶我們認識了 Dropbox 的戰略合作業務拓展團隊。這個團隊有什麼戰績?簡而言之:各大廠商每年會推出很多不同定位的手機、平板電腦,而每一台行動裝置都會包含一些企業預裝的APP。而在 Android 陣營當中,除了 Google Drive 之外,Dropbox 就是預裝量最大的雲端硬碟。

Android 陣營各大廠商都對 Google 又愛又恨:使用者需要 Google 的服務,但如果你滿足這種需求的話,只能讓 Google 愈發強大,對整個生態的控制力更強大。因此,Dropbox 成了天然的制衡者,在iOS 上對抗 iCloud Drive 的邏輯也差不多。

因此,Dropbox 和微軟達成戰略合作驗證了硬體廠商和軟體供應商正在對生態捆綁發起抵抗:如果不能與一個強大的 Google、蘋果正面對抗的話,不如乾脆找到其他夥伴來組成新的陣營,在一個又一個的細分功能上替代 Google。雲端硬碟+文件協同編輯的組合,不是這些廠商和品牌的第一次嘗試,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困境與辛酸

去年年底的 Dreamforce 大會上,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 邀請了 Dropbox 的創始人兼 CEO Drew Houston ,在大會上Houston 透露了當年拒絕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的收購邀約之後,賈伯斯向他描繪了自己心中的雲端應用的未來面貌,並表示他最終將會用 iCloud 打敗 Dropbox。而或許在那次與賈伯斯的會面之後,Houston 也明白了一點:雲端檔案的共用以及儲存,不會為 Dropbox 帶來永遠的財富。

而賈伯斯已經去世三年了,iCloud 還沒有在雲端打敗 Dropbox,但最近蘋果發表的 OS X 10.10 Yosemite 和 iOS 8,則讓我們看到了 iCloud 在一個不斷擴張的蘋果軟硬體生態系統當中,所具備的無限能量。iCloud 已經是蘋果文書處理套件 iWork 背後的重要基礎。

而 Dropbox 呢?除了「會員數目創新高」之外,我們並沒有看到多少其他的新聞。

面臨轉型壓力的不止 Dropbox,從微軟那邊來看,他們的鎮山之寶Office累積了25年的知名度正在逐漸流失。iWork 的功能更加強大、Google 的 Docs、Sheets 和 Slides 也不差多少,還可以線上協同編輯。甚至,連Evernote都可以取代部分Office的功能。

Office可以說是微軟手上的最重要王牌,因此之前他們終於在iOS、Android端推出了Office,同時在上個月更為了推動 Office 365 的使用者增長,微軟甚至還宣布訂閱使用者可以免費獲得無限容量的 OneDrive空間。

綜合這些狀況來看,Dropbox + Office的合作,其實也暴露了兩家公司各自遭遇到的困境,藉由彼此的互補,也希望能夠與對方一起找到新的方向。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榨果汁好健康?營養師:只是在喝「糖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在普遍民眾的觀念裡,飲料店新鮮現榨果汁是最天然且有益身體的最佳飲品,不僅可補充纖維質、維他命等,對於忙碌的上班族而言,似乎還有望取代水果,作為每日攝取營養的來源,但它真得有我們想像中的健康嗎?根據日前有研究指出,天天喝一杯果汁,容易使民眾增加罹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而認知功能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愛喝果汁要注意 當心喝下的全都是熱量

國泰健康管理李宜芳營養師表示,現榨果汁的優點在於能幫助外食及挑食的民眾,補充少數營養,但缺點是會喝下熱量、糖份及減少膳食纖維的攝取,且它的潛在危機與影響也會在喝下的過程中慢慢累積。對此,營養師整理出2點容易忽略的果汁問題,希望民眾飲用的頻率能減少,且盡量以食用水果原樣來取代果汁。

1)果糖攝取過量/水果本身含有豐富果糖,但有多數店家仍會添加果糖,一旦果糖攝取過量,在體內無法完全在消化掉,就會轉換成脂肪,儲存在細胞內,不僅如此,也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高,膽固醇、脂質等存在血管中,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

2)營養素受到破壞,喝下大多是糖分/水果在榨汁的過程中,接觸到的面積大,容易產生氧化反應,進而破壞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等成分,使得民眾從中攝取到的營養素少之又少,喝下的大多都是糖份。

製作過程不乾淨 恐引起急性腸胃炎

果汁除了在營養攝取上會造成營養不足、熱量攝取過多等問題,就連在製作的衛生環境上,若未整理乾淨,也會讓民眾喝下許多細菌。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顏宗海醫師則表示,市售現榨果汁容易有水果放久、杯子受到環境汙染、製作過程受到汙染的危機,一旦受到汙染,就會出現金黃色葡萄菌、鏈球菌、大腸桿菌3種常見的細菌,若民眾不小心吃下肚,輕者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包括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則會發燒,但對於老人、嬰幼兒及抵抗力差的人而言,則有引起敗血症的疑慮。

最後,營養師提醒民眾,直接攝取水果本身,不僅可補充到最完整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更能增加飽足感,且不同水果中也有著不一樣的植化素,若能多元攝取,則可保護身體對抗外界汙染。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軟(Microsoft)好康大放送,今天宣布Office套裝軟體將免費提供對手蘋果(Apple)與谷歌(Google)的行動作業系統使用。

法新社報導,微軟表示,蘋果iPads等裝置,以及安卓(Android)平板電腦的用戶,毋需訂購費用,就可使用Office套裝軟體,儲存文件。

這些軟體包括大受歡迎的文書作業Word與Excel試算表。微軟今年稍早推出供iPad使用的Office應用程式,但會上傳雲端的Office 365仍要收年費。

微軟副總裁凱斯(John Case)在聲明中說:「今天,我們採行下一個重大舉措,讓所有人,所有裝置都能享用Office。 Android平板用戶不久也能享用,毋需Office 365訂購費。」

凱斯指出,付費訂戶可以「享有使用Office的完整體驗,跨裝置的先進編輯與同步合作能力」,其他優點還有雲端儲存,與Dropbox互動。

微軟表示,為iPad推出的專屬Office,下載量達4000萬次,最新版本已於本週出爐。

微軟Office獲得全球10億用戶青睞,標準型個人電腦(PC)仍需付費,才能使用會上傳雲端的Office 365。

iPad版Office與 iPhone版Office支援136國、29種語言。微軟將為部分裝置的用戶,提供Android預覽版Office。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 iPhone / iPad 差不多無需擔心病毒和惡意程式,不過情況開始有變了。一個名為 “Wirelurker” 的新病毒針對 iOS 裝置,估計已經感染了成千上萬台 iPhone / iPad。

這個病毒透過大陸一個第三方 Mac App Store「麥芽地」傳播,帶有病毒的 apps 已經被下載了超過三十萬次。下載後電腦就會受感染,任何透過 USB 連接該電腦的 iPhone / iPad 就會被入侵和改寫系統。

和以往針對 iOS 的病毒最不同的是,就連沒有越獄的裝置一樣會被感染。感染後會強制安裝一個漫畫 app,研究人員估計是要測試一下,準備日後進一步入侵 iOS 系統。至於己越獄裝置就更危險,病毒會改寫淘寶和支付寶 apps,從而得到你的付款資料。

這個是 iOS 歷來第一個這麼嚴重的安全危機,希望 Apple 盡快填補漏洞。而用戶自己也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要在官方 App Store 以外的地方下載程式,任何可疑程式都不要安裝。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微軟已經有了自己的雲端OneDrive,不過今天在他們的Office官方部落格宣佈,他們已經與Dropbox進行合作,未來你在Office裡頭除了可以選擇要將文件分享儲存到OneDrive之外,又多了Dropbox這個選擇。

根據官方部落格的說明,他們即將在下週發佈新的Office app,而在這個版本的更新中,就可以看到Dropbox出現在雲端的選項中。無論是在Android版或是iOS版的Office都可以。因此,你就可以在行動版的Office中編輯、存取以及修改位於Dropbox中的文件。

此外,當你在Dropbox裡頭瀏覽你的文件檔案的時候,也可以選擇「Edit」,然後就可以叫出正確對應的Office app來進行修改。而且在Office app進行修改的時候,也會自動將你對文件進行的改變儲存回Dropbox裡頭。

此外,當你要與其他人分享Dropbox檔案的時候。未來也可以直接在Word、PowerPoint 、 Excel等app裡面,你可以藉由與其它工作者分享你的Dropbox 的檔案連結,來邀請其它人跟你一起合作。

 

官方部落格強調,如果你現在已經是Office以及Dropbox兩者的使用者,相信在未來一週的更新中你會感受到兩者之間工作結合的更緊密。而他們也預計在明年,會針對Office以及Dropbox兩個服務在Web上的結合,到時將會有更多的驚喜。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我們常說Windows 95不死,但是事實上現在真的還能撐著在用Windows 95的人只怕已經不多了。不過不免還是有很多人懷念過去使用Windows 95的那一段時光吧!最近網路上出現了這麼一個「Windows 93」的網站,或許可以讓你重溫一下過去那段時光。

要瀏覽這個網站,首先你的瀏覽器必須要支援HTML5,否則雖然還是可以瀏覽,但是很多功能都不能使用。由於這是一個網站,因此只要是有支援HTML 5瀏覽器的裝置通通都可以連上去,因此不限於電腦,就算是手機、平板一樣可以玩。

開始列,我的電腦 通通有

當你連上去後,首先會看到一個系統載入畫面,接下來就有「變種」的Windows視窗等待畫面,等待之後,不需要像現在的Windows 8還要等候帳密的登入畫面,就可以直接進入「系統」桌面。

桌面上已經安裝好了一些小程式,大多數的程式你只要點選圖示就可以執行。我們可以放大一點來看個介面。

連左下角的開始工作列也有,這在Windows 8已經看不到了。而新的Windows 10雖然把開始工作列弄回來了,但是也已經不是這種傳統工作列的風格了。看到這個畫面實在是好懷念啊!

 

如果你用手機的話,一樣可以開啟,只是因為手機的畫面較小,因此顯示的圖示就沒有這麼多。不過你可以用手指縮放上面的桌面。注意一下,左上角有一個我的電腦的圖示,我們就點點看吧!

 

手機無法拖曳視窗

 

基本上在電腦端與平板、手機端的內容沒有兩樣,不過由於手機端是用觸控操作,而電腦端是滑鼠操作,我們發現有些在電腦端可以用的功能,在手機端有些無法實現。比方說,無法調整視窗大小,也無法拖曳視窗的位置,基本上,就是無法實現平常我們在電腦上「按下滑鼠左鍵」的那些操作。

 

當你點選圖示為「我的電腦」那個Windows 93,點選進去之後,一樣可以檢視硬碟中的檔案架構。看起來像是跟以前的Windows檔案總管操作一樣。

就連C碟的資料夾也可以看,咦?有一個「Movies」的資料夾?點選進去看看吧!

 

點進去之後我們下載了一個MOV的檔案,播放出來竟然是電影「賈伯斯」中的一個片段,不過背後的配音被改了,由於聽起來像是歐語系的配音,我們就聽不懂了,只聽的出來劇中人一直在講「Windows」之類的.....

 

點選開始工作列,一樣會列出很多相關的工作清單。

甚至有時當你點選某些操作,一樣會跑出藍底白字給你看。

我們隨便點選桌面上一個「Cat Explorer」來測試看看功能,這是一個瀏覽器程式,點選之後也的確可以操作,輸入中文也沒問題。

此外,在平板上測試,轉到直立的方向來進行操作,其實感覺也不錯。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開全球百大企業,有許多企業主要營運的項目都和科技有關,一般人的生活也脫離不了科技,不過你知道從小陪你長大的 Nokia、Sony、任天堂、微軟到近期的 Apple、Facebook 或 Spotify 這些科技品牌的命名由來嗎?

Amazon

亞馬遜公司其實差點變成了 Cadabra 公司,Cadabra 這個字源自於 abracadabra(施咒),創辦人 Jeff Bezos 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像施了魔法一樣的壯大。事實上 1994 年公司創立之初,的確是以 Cadabra 命名,不過 1995 年公司上線時就改以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Amazon 命名。Jeff Bezos 的傳記內容提到,因為他怕人們把 cadabra.com 聽成 cadaver.com。

除了 Cadabra 之外,另一個深受創辦人夫婦喜愛的 Relentless.com 也被朋友否決,原因是聽起來不太吉利,不過創辦人 Bezos 還是將 Relentless.com 的域名註冊下來,如果你在網址輸入 Relentless.com,系統會自動跳轉到 amazon.com。

Apple

如果有關注賈伯斯演講的人應該會知道 Apple 的命名由來,在一段 1980 年的訪問片段中賈伯斯表示,Apple 的由來是因為他喜歡吃蘋果,而且 Apple 在電話簿裡的排序比 Atari 還前面(一間賈伯斯曾工作過的公司);另外,關於 Apple 標誌咬一口的設計,賈伯斯也曾回答只是為了讓它看起來不像櫻桃而已。

 

ASUS

 

Asustek 簡稱 ASUS,創辦人以前為 Acer 的員工,命名來源是希臘字母天馬(Pegasus)的意思,根據公司官網,其象徵著聖潔、完美與純真的形象,代表著華碩永不懈怠、追求卓越的精神。

Facebook

所有科技公司中最廣為人知的命名故事應該非 Facebook 莫屬,前提是你有看電影:社群網戰,簡單來說 Facebook 最剛開始是哈佛校園內的學生交流網站,後來擴展到全世界的學生都在使用,2004 年剛推出的網站名稱為 theFacebook,而後採納了 Napster 創辦人的意見,去掉 the,成為了現在的 Facebook。

Google

Google 的由來應該有不少人知道,模糊拼音 Google 之後會得到 Googol 這個字,代表 10 的 100 次方,也就是創辦人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想要做的龐大數據系統。

2004 年數學家 Edward Kasner 的姪子向法院起訴 Google,因為他祖父寫過數學與幻想這本書,使得 Googol 這個字廣為人知,不過沒有法院受理。

HTC

HTC 三個字母事實上是 High Tech Computer 的縮寫,不過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個由來是,1997 年王雪紅(Cher Wang)和卓火土(H.T. Cho)合作建立公司,因此他們決定利用自己的名字首字來命名 HTC。

LG

和其他很多公司一樣,LG 剛開始不叫 LG,1995 年以前公司使用的名稱是 Lucky Goldenstar(樂喜),當時的樂喜為韓國第一家化學企業,樂喜這個名字就是牙膏的同義詞,不過隨著韓國政府推動工業化,1995 年樂喜企業正式更名為樂金集團(LG Group),目前 LG 旗下有 51 家子公司,包含電子、能源、貿易、金融等產業,和 Samsung 三星集團同屬韓國大財閥之一。

Microsoft

微軟在 1975 年成立,公司名稱採用 microprocessor(微處理器)和 software(軟體)兩個英文單字的結合,這兩個字出現的很合情合理,因為當時他們正為 MITS Altair 8800 開發軟體。1977 年,微軟在日本開設的第一家分公司曾一度取名為 ASCII Microsoft,不過隨後在華盛頓開的公司又回到了 Microsoft 這個名字。

Mozilla

1994 年 Netscape 團隊正坐在一起討論接替 Mosaic 瀏覽器的新瀏覽器名稱,他們想要一個聽起來可以贏過對手的酷炫名字,最後討論決定用:Godzilla(哥吉拉)。於是 Mosaic 加上 Godzilla 就成了瀏覽器 Mozilla。

 

Nintendo

 

關於任天堂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一說是 Nintendo 在日文裡的意思為把命運交給運氣的直譯,但另一種在《任天堂歷史》一書中的解釋是,Nintendo 的命名和公司發行的一款紙牌遊戲有關。

 

根據書中描述,任天堂發行了命名為天狗(Tengu)的紙牌,天狗就是日本民間傳說有大鼻子的妖怪,而鼻子的日文為 Hana,到大阪與京都旅遊的遊客如果想要賭博就會揉揉自己的鼻子,綜合起來就成了 Nintendo 的由來。

Nokia

或許有不少人知道 Nokia 並非以電子商品起家,1865 年 Nokia 在芬蘭河岸邊的 Nokia 鎮創立了木作工坊,以伐木和造紙為主業,這也就是 Nokia 命名的由來。輝煌時期的 Nokia 市值將近 2500 億美元,僅次於麥當勞和可口可樂,旗下擁有橡膠、電纜、電子等產業,不過曾叱吒風雲的 Nokia 手機在今年 10月 22 日正式改為「微軟 Lumia」,目前 Nokia 集團旗下還有 Here 地圖、Nokia 網路和 Nokia 科技三家公司。

Samsung

Samsung 這個單字在韓文中就是三(Sam)星(Sung)之意,可以引申為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多的意思。1993 年以前,三星的標誌中真的有三顆星星符號,之後才變為現在藍底白字的商標。初代的三星販售的是魚乾、蔬菜、麵條和水果等食品,近年來的重心則是智慧型裝置與家電,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三星也有保險、化工、醫院、航太等公司,是韓國企業中數一數二的大財閥。

Skype

創立於 2003 年的 Skype 命名非常困難,因為大部分它想要的名字都已有人註冊,後來想到由 Sky(天空)和 peer-to-peer(P2P)組合成縮寫 Skyper,不過這個域名也被使用,因此後來變成了 Skype。

Sony

Sony 這個單字是英文俚語和拉丁文的結合,更精確地說它是拉丁文 Sonus(聲音)和英文 Sonny(男孩)所組成,Sony 意指「以聲音起家的可愛頑皮孩子」。不過 Sony 剛開始也不叫 Sony,公司的原名為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由於當時社長盛田昭夫認為公司全名實在太過冗長,有礙國際化發展,因此才和會長井深大一起,翻遍英文字典重新命名 Sony。

Spotify

Spotify 的由來滿有趣的,雖然它來自於瑞典,不過 Spotify 在瑞典語中其實沒有任何意思,事實上它的由來是某天創辦人 Daniel Ek 和 Martin Lorentzon 坐在一起苦思公司的名稱,突然提議裡的某個單字被誤聽為 Spotify,兩個人 Google 一下發現這個單字既沒人用過也沒人註冊,因此就決定 Spotify 為公司名稱了。

不過隨著公司日漸成長,大家開始覺得要幫 Spotify 編一個偉大的故事,創辦人 Ek 說,要是承認名字是這麼來的似乎有點糗,於是我們決定 Spotify 來自 Spot(看見)和 identify(辨認)。

Twitter

根據創辦人 Dorsey 在 2009 年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表示:「為了要幫公司命名,我們開了一場腦力激盪會議,當時想到的名字是 twitch,因為手機震動時在桌上會慢慢移動,不過 twitch 不是一個好的產品名稱,因為他無法給聽到這個名字的人一個畫面感,因此我們就在字典裡找和它相近的詞彙,接著就發現了 Twitter,簡直是完美!Twitter 的定義是一小段不連貫的訊息,或是鳥的叫聲,完全就是我們的產品呀!」

Wikipedia

維基百科的取名過程比較複雜,一開始他叫做 Nupedia,是一款免費的線上百科全書,不過當時開發的速度非常緩慢(一年 12 個詞彙),因此大家開始討論如何加快開發過程,後來團隊從開放用戶自行編輯資訊的 WikiwikiWeb 獲得靈感。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素是決定名字的當時,創辦人 Wales 正到達檀香山機場,服務人員告訴他需搭乘 Wiki Wiki 接駁車,Wiki 在夏威夷的意思是「快速」。

Yahoo!

Yahoo 的前身不叫做 Yahoo,而是結合創辦人的名字取名為 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1995 年一月時才改為 Yahoo 並買下域名。Yahoo 這個單字的本意為粗魯、笨拙、不懂世故的人,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 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 的縮寫,創辦人表示,Yahoo 的原文本意他也很喜歡。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yPal創辦人Peter Thiel在其新書《Zero to One》中所說:做大家都知道怎麼做的事、提供更多熟悉的東西,這是由1到n;創新是由0到1,也就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創新的時機與開創出的結果也是新鮮奇特的。

今日大家都一窩蜂在談「創新」與「創業」,為何如此呢?想來原因至少有二,一是電腦世代已過時,手機世代也過了高峰,大家開始著急在找下一個「大」商機;一是軟、硬體、網路、社群、群眾募資等條件的到位,讓「個人創業」的門檻大幅降低,缺的只是:好的創新!

Peter Thiel回史丹佛法學院分享創新創業心得,並介紹新書Zero to One。

「任何一個有志氣的人都會想由 0 到 1。而那只有身處於一群想從 0 到 1 的人之中才辦得到。那只發生在創業中,而不是大公司或是政府。」

Peter認為,為錢創業不是好主意,更好的創業動機是為了改變世界。然而,為自己找到值得追求的 0 到 1 的題目,並不容易,它往往是非常少見、特殊、以及棘手的。

的確,教導創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沒有所謂的成功方程式,因為每個創新都是全新與獨特,沒有任何權威專家能開立明確的創新配方。

「我在那些成功者身上發現最強而有力的共同模式,就是成功者能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他們的成功是因為從基本原則思考商業,而不是用成功方程式來思考。」

雖然沒有一個人人可遵循的成功法則,但他指出,掌握科技是一個核心的關鍵。但是科技不只局限在電腦,Peter強調:「任何新的、更好的做事方式都是科技。」

此外,他建議想踏上由 0 到 1 的旅程的創業家,可以從回答三個問題開始。第一,什麼是有價值的(what is valuable)?第二,我能做什麼(what can I do)?以及第三,什麼是沒人在做的(what is nobody else doing)?

「但就算不考慮結果,其過程本身也可能會非常豐富。」

如果你對於0到1的內容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 Peter Thiel在史丹佛開創業課的筆記全文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來飽受乾旱之苦的加州,為解決用水的急迫需求,耗資鉅額建造了海水淡化工廠,後續仍有十五家工廠在籌備中。然而海水淡化的工程價格昂貴且相當費工,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初步開發的技術或許可提供解決之道。

這項新技術的成品看起來像一塊黑色海綿,由石墨製成且表面佈滿細微孔洞,漂浮在水面上吸收陽光後溫度會上升,其鄰近水域的溫度也隨之提高,底層的泡沫則會讓水持續加熱,最後形成水蒸氣,此法能用於缺乏消毒和過濾飲用水機制的偏遠地區。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主任Gang Chen表示:「最讓人振奮的是,這塊海綿的製作非常簡單,按照簡易的教學指南即可自行以低成本製成。」

相較海水淡化廠需要仰賴大量的電力,這項新科技十分有效率,理論上在日照充足的地區都適用,如位於亞、非及中南美地區等第三世界國家。

這套系統亦能產生高效能且便宜的太陽能能源。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索拉納大型發電站,面積綿延超過八平方公里,現仍全天候使用造價昂貴的太陽能反射鏡系統進行發電,未來這套技術成熟後,麻省理工學院可能不需要這些額外的設備就能產出同樣的電力。

研究人員接下來必須要釐清的是,該先專注於研究海水淡化還是再生能源比較有意義。不過,這項發明是否能盡早到位、避免其他地方重蹈加州覆轍,為了海水淡化廠而投擲數十億美元且消耗龐大能源?Gang Chen表示:「若要將此發明商業化,技術上很難有時間表;但總體原則其實再簡單不過,完全視我們未來這一兩年將決定發展海水淡化還是再生能源而定。」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蘋果在發表會上推出了 Apple Pay 服務之後,行動支付的議題再次被炒熱起來,蘋果的 Apple Pay 服務依賴的是 NFC 技術,不過在 NFC 之前,其實生活上透過 QRcode 來完成行動支付的應用也不少,本篇將簡單介紹行動支付的現況以及未來可能有的應用。

在開始談行動支付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謂行動支付?

金管會在民國 98 年制定了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條例中第三條明確規範,在台灣所謂的電子票券指的是「以電子、磁力或光學形式儲存金錢價值,並含有資料儲存或計算功能之晶片、卡片、憑證或其他形式之債據,作為多用途支付使用之工具。」因此,不論是最近推出的 SWP-SIM 手機信用卡、悠遊卡或各種商店發行的儲值卡都算在電子票證的範疇中,就連裝在手機內的 APP 軟體,如果它能透過 NFC 感應付款,也得受金管會規範。

以上所提及的電子票證就是未來行動支付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不管是實體的信用卡、悠遊卡或是店家的儲值卡(像是 7-11 的 iCash、星巴克卡或摩斯卡),在行動支付的世界裡就是將這些實體卡片虛擬化,存到手機等行動載具裡。

行動支付發展得非常快速,事實上,早在「行動支付」這四個字廣為流行之前,你我或許就曾使用過行動支付,例如搭高鐵時,利用高鐵 APP 先訂票,再利用虛擬的乘車票證搭車,這就屬於行動支付的一種。

如果你是中華電信的用戶,或許有聽過中華電信推出的「QR 扣」APP,下載這個應用程式之後,只要到中華電信的特約商店消費(例如台灣大車隊、福容大飯店、神腦國際或 Payeasy 等),結帳時利用 QR 扣的掃描功能掃描 QRCode 付款條碼,就能利用存在 QR 扣裡的信用卡付款。

 

NFC 支付:手機 SWP-SIM 信用卡和 Apple Pay

 

近來最廣為討論的行動支付選項莫過於手機 SWP-SIM 信用卡和 Apple Pay,其實這兩種皆屬於 TSM 行動支付的範疇。TSM 的全名是 Trusted Service Manager 信任服務管理平台,簡單來說它是一個提供 NFC 應用程式下載的第三方認證平台,專門負責安全元件供應,其中又分為由金融業者主導的 PSP TSM 和由電信商主導的 MNO PSM 兩種,在台灣建立 TSM 平台的業者共有四家,前兩家發展的進度較後兩家快一些:

 

  • 群信行動數位科技公司:由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灣之星、亞太電信及悠遊卡公司共同合資成立,目前與 5 家銀行合作,發卡組織為萬事達卡(MasterCard)。
  • 台灣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由台灣票交所、財金公司、聯卡中心及悠遊卡公司共同組成,並與 32 家銀行簽約。
  • 聯合國際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由開南大學與法商歐貝特合作建置。
  • 中華電信自建 TSM 系統:目前通過 VISA 信用卡認證。

 

先從手機 SWP-SIM 信用卡說起,所謂手機信用卡就是如字面上的意思,將你的手機和信用卡結合,刷卡時只要將手機拿出來到信用卡機器上感應就可以了。手機結合的那張「信用卡」將不會再長成傳統的長方形信用卡模樣,而是將安全元件嵌入 micro SD 卡或是 SIM 卡中,因此不管是 micro SD 或是 SIM 卡,除了原先儲存和撥號的功能之外,還多了信用卡功能。

想要讓手機擁有信用卡功能,前提是必須擁有支援 NFC 功能的手機,使用手機信用卡的優點是出門可以減少帶零錢的麻煩,也不需要帶各式各樣的信用卡,由於手機信用卡也能當悠遊卡使用,因此上下公車或進出捷運也可以刷手機就好,連悠遊卡都省了。

關於安全性的問題呢?

手機信用卡本質上還是一張信用卡,想要取得卡片同樣得向銀行申請,銀行也會審核申請者的信用紀錄才會核卡。由於利用手機刷卡時都得輸入自行設定的密碼,因此如果手機沒有遺失,密碼沒有外流,其實也不容易被盜刷,而且在交易的過程中有層層的安全元件防護,信用卡資料的儲存區域也會有獨立的金鑰控管,如果沒有通過授權,資料就不容易被盜取。

當然這並不是說手機信用卡百分之百沒有問題,一旦手機遺失還是有被盜刷的風險,如果手機遺失,只要按照原有的信用卡處理方式,先向發卡銀行掛失,這樣手機裡的信用卡就會立即鎖卡,防止儲存在手機裡的卡片們被盜刷。

Apple 推出的 Apple Pay 行動支付

前不久,蘋果推出的 Apple Pay 在美國正式上路,在上路後的 72 小時內已啟用超過 100 萬張信用卡,成為了美國最大的行動支付服務商,和手機信用卡需要額外申請一張 SWP-SIM 卡不同,Apple Pay 的服務已預裝在 iPhone 手機的 NFC 和 Secure Element 專用晶片中,搭配 Touch ID 指紋辨識功能,使用者只要將自己的信用卡卡號輸入 iPhone 裡的 Passbook 應用程式中,就可以使用 Apple Pay 服務。

當你把信用卡資料加入 Apple Pay 以後,卡號本身不會儲存在 iPhone 或 Apple 伺服器裡,取而代之的是產生一組經過加密的帳號,並安全地儲存在你 iPhone 或 Apple Watch 的 Secure Element 晶片裡。

Apple Pay 支援 American Express、MasterCard 與 Visa 三大主要發卡組織的信用卡,根據蘋果表示:「Apple Pay 的核心建立在安全與隱私上,當你在商店、餐廳或其他場合使用 Apple Pay 進行付款時,收銀員不會看到你的姓名、信用卡號或安全碼,Apple 也不會收集使用者的購物記錄。假如 iPhone 遺失或遭竊,可以使用『尋找我的 iPhone』立即停止遺失裝置的付款功能。」

關於 Apple Pay 的行動支付流程,可以參考「美國網友影片示範如何用 Apple Pay 去麥當勞買午餐」一文。

行動支付的未來

在台灣使用非現金支付的風氣還不算非常盛行,因此如果行動支付要能蓬勃發展,首先得先要讓台灣消費者有電子支付的習慣;其次,由於電子支付大量運用 NFC 功能,因此支援行動支付的 NFC 手機如果越來越普及,那麼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就更方便了;最後是商家使用的信用卡機也得支援 payWave 感應式讀卡功能,目前不論是 MasterCard 或是 Visa 皆大力推廣行動支付,預估明年開始行動支付版圖將會漸漸成長。

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如果行動支付發展成熟,你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出門時不必再三檢查手機和錢包是否帶齊,只要記得帶手機出門;到麥當勞、肯德基或是摩斯漢堡買一份早餐用手機「嗶」一下付款取餐;搭捷運或公車時拿出手機在刷卡機上感應就行;中午可以和同事朋友利用手機訂餐,當然不需要用現金付款,只要透過手機裡的信用卡就可以;下班時不想要在大眾運輸上人擠人,搭搭 UBER 或是平常的計程車也可以直接用手機付款;減少了現金支付找零收發票的流程,讓付款更快速也更方便。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微軟盛大的發表了 Windows 10 之後,Windows 7 和 Windows 8 作業系統也漸漸走向尾聲,從本週五(10/31)起,微軟將停止銷售 Windows 7 和 Windows 8 作業系統部分盒裝版本,也將停止提供 OEM 廠商 Windows 7 的授權。

本次將停售的版本分別為 Windows 7 家庭入門版(Home Basic edition)、家庭進階版(Home Premium edition)、旗艦版(Ultimate edition),雖然Windows 7 專業版(Professional edition)和 Windows 8 同樣在停售行列中,不過微軟會提供電腦廠商一年的延長授權,也就是到 2015 年 10 月 31 日以前,消費者還有機會購買到預裝 Windows 7 Pro 或 Windows 8 版本的電腦。

自 11 月 1 日起,所有通路商或電腦廠商將優先銷售預裝 Windows 8.1 作業系統的電腦。

對於不喜歡原作業系統版本的想要降級的話,得先看看自己的作業系統版本是否符合微軟的降級標準,例如 OEM 降級權僅適用於 Windows 8 Pro,除了這個版本之外的 Windows 8 都不能降級,降級也不是自己選擇的,微軟只允許最多降級到兩個舊版(Windows 8 Pro 只能降級到 Windows 7 專業版或 Windows Vista Business 版)。

根據 Net Applications 的統計,Windows 7 為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作業系統(52.7%),Windows 8 和 Windows 8.1 的市占率分別為 6% 左右,已經停止支援的 Windows XP 還有將近 24% 的市占率。到底微軟為 Windows 10 鋪的路會不會成功,等明年上市就知道。

學承電腦鳳山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